我校陈汉文教授实证研究成果入选美国审计准则文件

发布者:唐隽发布时间:2025-05-06浏览次数:10

内部审计学院 余飞 报道

近日,我校陈汉文教授实证研究成果入选美国审计准则文件。

美国审计标准制定机构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在修订审计师函证程序准则的官方文件议案(PCAOB Release No. 2022-009: Proposed Auditing Standard — The Auditor’s Use of Confirmation, and Other Proposed Amendments to PCAOB Standards)中,正式采纳并援引了我校审计学部主任、内部审计学院名誉院长陈汉文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标志着我校在审计领域的研究贡献获得国际权威标准制定机构认可。

由陈汉文教授、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王艳艳教授、德克萨斯克里斯汀大学 Jeff Chen教授与美国休斯顿大学Gerald J. Lobo 教授合作完成的学术论文《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来自中国的证据》(Effects of Audit Quality on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Cost of Equity Capital: Evidence from China),自2011年9月在会计学国际顶尖期刊《当代会计研究》(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发表以来,持续引发学术界与实务界的高度关注,迄今已在Google学术平台获得逾700次引用,成为该领域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

2022年12月,美国PCAOB发布第2022-009号新规,拟对实施逾二十年的函证程序准则进行重大改革。在议案的修订说明文件中,准则制定机构特别通过脚注标注引证陈汉文教授团队的研究结论,作为支撑本次准则修订的核心实证依据之一。在分析审计证据可靠性提升审计质量的经济效益时,该议案引用陈汉文教授团队的研究结论并指出“审计质量和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提升将增加投资者对财务报告的可信度。财务报告可信度的提升一方面将有助于投资者提升资本配置的效率(投资者可以将资本从低盈利公司配置到高盈利公司);另一方面,由于感知到的资本市场风险的降低,投资者也会增加资本的供给。资本供给的增加将进一步降低权益资本成本。”

此次审计标准制定机构的援引采纳,标志着我校审计学术研究影响到了美国审计技术标准的制定进程,验证了基于中国情境,回应世界命题的学术研究范式在制度建构中的实践价值,有力践行了我校特色、质量、国际化的办学理念。

据悉,陈汉文教授团队正持续深化相关领域研究,其最新成果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和中国特色内部审计进行系统理论构架,相关研究成果受到国内有关制度制定部门关注。我校将持续强化审计学科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学术高地,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